春雨

· 齐己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如膏:像油脂一样,形容春雨滋润土地,滋养万物,(gāo)在这里指油脂。
  • 动地雷:能使大地震动的雷声,形容雷声巨大。
  • :兴起、发动。
  • 风电一时来:风和闪电同时到来 。
  • 霢霂(mài mù):小雨。
  • 农桑野:农田和桑林分布的田野。
  • 冥濛:昏暗迷茫的样子,形容细雨中的景色。
  • 杨柳台:种植着杨柳的高台,这里指代庭院中的景观。

翻译

春雨想要化作滋润大地的油脂般的春雨,它到来之前,先是传来震天动地的雷声。云和龙相互感应兴动起来,风与闪电也一时间都来到了。濛濛细雨飘洒在农桑田野,昏暗迷茫的景色笼罩着杨柳高台。会是什么人静静等待天晴变暖啊,看自家庭院中的牡丹将绽放盛开 。

赏析

这首诗描绘春雨来临前后的景象,层次分明且充满动感。开篇“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通过“先闻”动地雷,巧妙地为春雨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声势浩大的氛围,展现春天蓬勃的力量。“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势,将风云雷电交织的场面描绘得生动而壮阔,动态感十足。诗的颈联“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描写春雨降临之后,细腻地勾勒出野外和庭院不同景致在春雨中的朦胧之美,农桑野因春雨而充满生机,杨柳台则增添了几分朦胧神韵。尾联“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笔锋一转,由景及人,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着有人满怀期待,在雨后等待天晴欣赏牡丹开放,蕴含着对美好的憧憬,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闲适静谧,在描写宏大春雨场景之余,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