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渚宫: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 嵩山:山名,位于河南省,五岳之一。
- 麻衣:古代平民穿的粗布衣服。
- 苦吟:刻苦作诗,这里指诗人的创作状态。
- 道孤:道路孤独,指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
- 身老:身体衰老。
- 红堆:形容落日的景象,如同堆积的红色。
-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碧撼:形容竹林在凉风中的摇曳。
- 雅声: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消歇:消失,停止。
- 披襟:敞开衣襟,比喻心情舒畅。
翻译
嵩山上的客人远道而来寻访我,他穿着满是尘埃的麻衣,刻苦地吟咏着诗句。 花儿凋谢,草儿长高,我才闭上门户,感到道路孤独,身体衰老,正是伤心的时候。 落日的红光堆积在千仞高的云端,碧绿的竹林在凉风中摇曳生姿。 我惆怅地听着高雅的诗歌声渐渐消失,很高兴你能来,让我暂时敞开心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诗人,在孤独衰老中迎来了远道而来的访客。诗中,“嵩峰有客远相寻”展现了访客的诚意与旅途的艰辛,“尘满麻衣袖苦吟”则体现了诗人的清贫与对诗歌的执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红堆落日云千仞”和“碧撼凉风竹一林”,增强了诗的意境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访客到来的喜悦,以及对诗歌和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隐逸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