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 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秀上人:可能是一位僧人的名字。
  • 南五台: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十里,是终南山的一部分。
  • 中峰:指南五台的主峰。
  • 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杖,是僧人所持的法器。
  • 翻经:翻阅佛经。
  • 危松:高耸的松树。
  • :台阶。
  • :倒伏。
  • 惊鹿:受惊的鹿。
  • :突然。
  • :山间的小河。
  • 内殿:指皇宫内的殿堂。
  • 御诗:皇帝所作的诗。
  • :深切,此处指诗意深切。

翻译

曾经到访过南五台的中峰,我的题记已被苍苔覆盖。 手持锡杖穿越深谷,翻阅佛经时想起了旧时的讲台。 高耸的松树似乎要倒伏在台阶上,受惊的鹿突然从溪边跑来。 皇宫内殿中皇帝的诗作深切,我的身体虽已返回,心却仍未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南五台的所见所感。诗中,“题记没苍苔”一句,既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又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结尾提到“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皇帝诗作的赞赏,也有自己心境的难以平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司空图

司空图

唐河中虞乡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卢携知政事,召为礼部员外郎。僖宗次凤翔,召图知制诏,寻拜中书舍人。昭宗龙纪初,复召拜舍人,以疾辞。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数日乞还。隐中条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后梁代唐,闻哀帝被杀,绝食而卒。有《二十四诗品》(有云非图所撰)及诗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