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曲尘。 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 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细篷青篾(mèi):用细竹条编织的船篷,青篾指青色的竹皮。
  • 鱼鳞:形容船篷编织得像鱼鳞一样细密。
  • 曲尘:淡黄色,这里形容船窗的颜色。
  • 从事:古代官名,这里指周从事。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白居易自己。
  • 仙棹(zhào):仙人的船,这里指小舫。
  • 骨重人:指身体沉重的人。
  • 镜湖:湖名,在今浙江绍兴。
  • 廉使:即观察使,唐代官名,主管监察地方。
  • 高樯(qiáng):高大的桅杆。
  • 大艑(biàn):大船。

翻译

小船的细篷是用青色的竹皮编织成鱼鳞状,小小的红窗衬着淡黄色的窗框。船的宽度刚好能容纳从事的座位,高度也正适合使君的身形。在舞蹈的宴席上应该挑选腰肢轻盈的女子,而仙人的小船难以承受身体沉重的人。这船不像镜湖上廉使出行时那样,高大的桅杆和大船在春天里引起轰动。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一艘小舫的细致描写,通过对船篷、船窗的描绘,展现了小舫的精致与雅致。诗中“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巧妙地表达了船的大小与使用者的身份相匹配,体现了作者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后两句通过对舞蹈女子和船只承载能力的比喻,进一步以幽默的笔触增添了诗的趣味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既展现了小舫的美,也体现了作者的闲适与幽默。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