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秀才下第东归

东归多旅恨,西上少知音。 寒食看花眼,春风落日心。 百忧当二月,一醉直千金。 到处公卿席,无辞酒盏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归:向东回家。
  • 西上:向西去。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落日心:指日落时的心情,常带有忧伤的意味。
  • 百忧:形容忧愁很多。
  • 二月:农历二月,春天的一个月份。
  • 一醉直千金:形容醉酒的珍贵,一醉可以忘却许多烦恼。
  • 公卿席:指高官显贵的宴席。
  • 无辞:不推辞。
  • 酒盏深:指酒杯中的酒很满,比喻酒量大。

翻译

向东回家,旅途多有忧愁,向西去则少有知音相伴。 寒食节看花,眼中尽是春色,春风中落日,心中满是忧伤。 在这二月的春天,忧愁百般,一醉可以忘却千金般的烦恼。 无论到哪里,都是高官显贵的宴席,不要推辞那满满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常秀才下第东归的同情与慰藉。诗中,“东归多旅恨,西上少知音”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无奈,而“寒食看花眼,春风落日心”则通过春天的景色与落日的心情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百忧当二月,一醉直千金。到处公卿席,无辞酒盏深”则劝慰友人,尽管忧愁重重,但一醉可以解千愁,且在公卿的宴席上,不妨尽情畅饮,以酒消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慰藉。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