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二十四则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绝伫灵素:绝,极力;伫,凝视;灵素,清灵的本质。
  • 少回清真:少,稍;回,回旋;清真,清新自然。
  • 如觅水影:觅,寻找;水影,水中的倒影。
  • 如写阳春:写,描绘;阳春,春天的景象。
  • 风云变态:变态,变化多端。
  • 花草精神:精神,生机勃勃。
  • 海之波澜:波澜,波浪的起伏。
  • 山之嶙峋:嶙峋,山峰峻峭。
  • 俱似大道:大道,自然法则。
  • 妙契同尘:妙契,精妙地契合;同尘,与尘世相合。
  • 离形得似:离形,脱离形式;得似,达到相似。
  • 庶几斯人:庶几,或许;斯人,这样的人。

翻译

极力凝视那清灵的本质,稍稍回旋便见清新自然。 如同寻找水中的倒影,又如描绘春天的景象。 风云变化多端,花草生机勃勃。 海的波澜壮阔,山的峰峦峻峭。 这些都像是自然的大道,精妙地与尘世相合。 脱离形式而达到相似,或许这样的人才能做到。

赏析

这首诗品二十四则,作者司空图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各种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展现了诗人对清新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而“风云变态,花草精神”等句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最后,诗人提出“离形得似”的理念,表达了对超越形式、追求本质的哲学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司空图

司空图

唐河中虞乡人,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咸通十年登进士第。卢携知政事,召为礼部员外郎。僖宗次凤翔,召图知制诏,寻拜中书舍人。昭宗龙纪初,复召拜舍人,以疾辞。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数日乞还。隐中条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后梁代唐,闻哀帝被杀,绝食而卒。有《二十四诗品》(有云非图所撰)及诗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