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纵目二首

· 胡俨
秫黍萧萧弄晚晴,朔风吹起雁行惊。 牛羊满野无人问,盛世中原见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秫黍 (shú shǔ):高粱和黍子,泛指农作物。
  • 萧萧:形容风吹动植物的声音。
  • 朔风 (shuò fēng):北风。
  • 雁行 (yàn háng):雁群飞行的队形。

翻译

高粱和黍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迎接晴朗的傍晚,北风呼啸,惊起了雁群。 牛羊遍布原野,却无人过问,这景象象征着中原大地在盛世中的太平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晚秋时节的田园风光,展现了明朝时期的太平盛世。诗中“秫黍萧萧”和“朔风吹起雁行惊”生动地描绘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动态,而“牛羊满野无人问”则反映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富足。最后一句“盛世中原见太平”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繁荣稳定的赞美。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