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歌十首

中丞就义身难屈,宪副临危骂未休。 要令后代看臣节,白日行天沧海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丞: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官。
  • 就义:指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
  • 宪副:古代官职名,是地方监察官员的副职。
  • 临危:面临危险。
  • 臣节:臣子的忠诚和节操。
  • 白日行天:比喻光明正大,正义的行为。
  • 沧海流:比喻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

翻译

中丞在就义时身躯坚不可屈,宪副在临危之际骂声不绝。 他们希望后人能看到臣子的忠诚节操,就像白日行天,沧海不息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丞和宪副两位官员在危难时刻的坚定不移和忠诚,展现了他们的崇高气节。诗中“白日行天沧海流”一句,既形象地比喻了他们的行为如同白日般光明正大,又暗示了他们的精神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永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正义的追求。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