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得之二首

海内谈诗早,声名高适齐。 风尘同伫望,衣食各卑栖。 落日双雕急,空林孤兕啼。 愁闻更出狩,校猎羽林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内:指中国境内。
  • 谈诗:谈论诗歌。
  • 声名:名声,名气。
  • 高适:唐代著名诗人,此处可能指黄得之的诗名与高适相当。
  • 风尘:比喻旅途劳顿或世俗纷扰。
  • 伫望:长时间地站着观望。
  • 衣食:生活所需,此处指生活。
  • 卑栖:低下的生活环境。
  • 双雕急:形容箭矢飞快,比喻形势紧急。
  • 空林:空旷的树林。
  • 孤兕:孤独的犀牛。
  • 出狩:出外打猎。
  • 校猎:有组织的打猎活动。
  • 羽林:古代皇家禁卫军。

翻译

在中国境内,你谈论诗歌的早,名声与高适齐名。 风尘仆仆,我们一同长时间地站着观望,各自生活在低下的环境中。 落日下,箭矢飞快如双雕,空旷的树林中,孤独的犀牛哀鸣。 听到更远处有人出外打猎,是在羽林西边的有组织打猎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黄得之在风尘中的相聚,通过对比高适的名声,表达了黄得之在诗坛的地位。诗中“落日双雕急,空林孤兕啼”以景寓情,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紧迫与孤寂。结尾提及的“校猎羽林西”则可能暗含对时局的忧虑或对友人未来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及对时局的感慨。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