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勉之明水草堂

去去草堂远,怀人藜杖过。 青林散山霭,翠壁吹江波。 竹里鸠声切,吟边野兴多。 相看皆道气,白日卧云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黄勉之:古代文人,指孙一元的友人。 藜杖(lí zhàng):古代一种用藜草制成的拐杖。 山霭(ǎi):山间的雾气。 翠壁(cuì bì):翠绿色的墙壁。 鸠(jiū):鸟名,指斑鸠。 野兴(xìng):田园间的乐趣。 云萝(lóu):云雾缭绕的藤蔓。

翻译

离开了草堂,走得很远,怀念着远方的朋友,手扶着藜草制成的拐杖经过这里。 青翠的树林中飘散着山间的雾气,翠绿的墙壁上吹来江水的波浪声。 竹林里传来斑鸠的鸣叫声,在这边吟唱,乡野间的乐趣多多。 彼此相互欣赏,大家都说这里的氛围很好,白天躺在云雾缭绕的藤蔓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勉之的明水草堂中的一幅美丽画面。诗人离开草堂,怀念远方的朋友,走过青翠的树林,感受山间的雾气和江水的波浪声,听着竹林中斑鸠的鸣叫声,在乡野间吟唱,享受田园间的乐趣。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眷恋,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