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游仙

· 胡俨
野水际平芜,汀洲渺芳杜。 惊湍激颓波,日夜自东注。 巨鳌戴三山,方诸隔烟雾。 仙人白玉楼,紫房映朱户。 晏景餐太霞,遨游入霄路。 弱水三万里,可望不可渡。 吁嗟尘土踪,扰扰空驰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靠近,接近。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汀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 :遥远。
  • 芳杜:芳香的杜若,一种香草。
  • 惊湍:急流。
  • 颓波:向下流动的水波。
  •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
  • 方诸: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晏景:平静的景色。
  • 太霞:朝霞。
  • 遨游:自由自在地游荡。
  • 弱水:传说中难以渡过的水域。
  • 吁嗟:叹息。
  • 尘土踪:尘世的痕迹。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驰慕:向往。

翻译

水边靠近平坦的草地,小岛上的芳香杜若显得遥远。急流冲击着向下流动的水波,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传说中的巨鳌背负着三座仙山,方诸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仙人的白玉楼阁,紫色的房间映照着朱红色的门。在平静的景色中品尝朝霞,自由自在地游荡在云霄之路。弱水宽广三万里,只能望而不可渡。叹息尘世的纷乱痕迹,空自向往却无法触及。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游仙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野水际平芜”、“巨鳌戴三山”等,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遥远的仙境,与尘世的“扰扰空驰慕”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