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

· 胡俨
黄叶凋疏后,沧波窅霭间。 天寒鸿在渚,日落鸟归山。 桂树知何处,仙翁去不还。 丹砂如可问,宁复鬓丝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波:青苍色的水波。
  • 窅霭(yǎo ǎi):深远而朦胧的样子。
  •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桂树:传说中月宫中的树,常用来象征仙境或长寿。
  • 仙翁:指仙人。
  • 丹砂:朱砂,古代道士用来炼丹的原料,被认为可以延年益寿。
  • 鬓丝斑:指鬓角的白发,象征衰老。

翻译

黄叶凋零稀疏之后,青苍色的水波在深远朦胧之间。 天寒时,鸿雁停留在水中的小岛上,日落时分,鸟儿归巢山林。 桂树不知在何处,仙人已离去不再回来。 若能询问丹砂的秘密,是否还能阻止鬓角的白发增多。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日的萧瑟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黄叶、沧波、鸿雁、归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桂树知何处,仙翁去不还”表达了对仙境和长生不老的向往,而结尾的“丹砂如可问,宁复鬓丝斑”则透露出对生命短暂和衰老的无奈与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