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唐室懿僖日,真为板荡辰。 普天多寇盗,继世总昏嚚。 已是垂亡地,犹堪杀谏臣。 谁云天降罚,酿恶尽由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懿僖:指唐懿宗和唐僖宗,唐朝晚期的两位皇帝。
  • 板荡:《诗经·大雅》中的篇名,后用来形容国家动荡不安。
  • 普天:整个天下。
  • 寇盗:强盗,这里指叛乱的军队或盗贼。
  • 继世:连续几代。
  • 昏嚚:昏庸无道。
  • 垂亡:即将灭亡。
  • 杀谏臣:杀害直言进谏的臣子。
  • 酿恶:造成罪恶。

翻译

在唐室懿宗和僖宗的时期,那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整个天下到处都是叛乱的军队和盗贼,连续几代皇帝都昏庸无道。 国家已经到了即将灭亡的边缘,却还在杀害直言进谏的臣子。 谁说这是天降的惩罚,实际上造成这一切罪恶的都是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晚期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黑暗。诗人孙承恩通过对唐懿宗和僖宗时期的历史描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昏庸统治者的批判。诗中“普天多寇盗,继世总昏嚚”描绘了那个时代的混乱和无序,而“已是垂亡地,犹堪杀谏臣”则进一步揭示了统治者的残暴和无道。最后两句“谁云天降罚,酿恶尽由人”则是诗人对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天命论”的反驳,强调了人的行为和选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