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 胡俨
秋高碧树凋梧叶,夜静银床悬辘轳。 美人堂前看明月,哑哑枝上啼寒乌。 乌巢蒙茸九子哺,鸾镜凄迷只影孤。 弹得琴中夜啼曲,迟欢不见空自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床:井上的辘轳架。
  • **辘轳:(lù lu)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 **蒙茸:蓬松的样子。
  • **鸾镜:妆镜。传说鸾鸟见镜中自己的影子便起舞,因称镜子为鸾镜。
  • **:等待。

翻译

秋意渐浓,高高的碧空下碧绿的梧桐树树叶凋零飘落,夜晚静谧,银色的井架上悬挂着辘轳。美丽的女子在堂前抬头凝望着皎洁的明月,树梢上寒鸦“哑哑”啼叫。乌黑的鸟巢中毛茸茸的雏鸟正待哺,可女子对着妆镜,只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她弹奏起琴曲《乌夜啼》,苦苦等待情郎却始终不见其踪影,只能独自在这冷清中自我慰藉。

赏析

这首《乌夜啼》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开篇“秋高碧树凋梧叶,夜静银床悬辘轳”描绘秋夜秋景,梧桐叶凋零暗示时光流逝,寂静的银床辘轳增添了几分清幽孤寂感。“美人堂前看明月,哑哑枝上啼寒乌”,通过美人看月与寒鸦啼叫的场景转换,以动衬静,突出氛围清冷。“乌巢蒙茸九子哺,鸾镜凄迷只影孤”一句,用乌巢雏鸟待哺的温暖与女子在鸾镜前孤独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女子形单影只的落寞。最后“弹得琴中夜啼曲,迟欢不见空自娱”写出女子借弹奏《乌夜啼》琴曲排遣思念,然而等待情郎不见,只能自我慰藉,深刻地表达出女子等待情郎时的寂寞与惆怅 。整首诗情景交融,以委婉细腻的笔触将女子孤独与盼归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