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朔地寒偏极,河源冻欲枯。 遥天围迥野,落日滞长途。 戍古昏雅集,村荒旅店孤。 中年萧索意,览眺不能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uò):指北方
  • 偏极:极端的寒冷
  • 围迥(wéi jiǒng):环绕
  • 落日滞长途:夕阳停滞在远方
  • 戍古:古代边防军事设施
  • 昏雅:古代的宴会
  • 萧索(xiāo suǒ):冷清

翻译

朔地寒冷到了极点,河水源头都要结冰枯竭了。远处的天空围绕着广袤的原野,夕阳仿佛停滞在遥远的路途上。古代的边防戍所里,昏暗中举行着古老的宴会,村庄荒凉,旅店孤寂。中年的人心情萧索,眺望远方却又无法摆脱这种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孤寂和萧索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北方严寒、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中年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