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感怀九首

鸣鸠知天雨,乾鹊知天风。 蟋蟀最无知,亦悲年运穷。 云何当世士,愦愦温饱中。 变故如波涛,浮湛安所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鸠:即斑鸠,据说它能预知下雨。
  • 乾鹊:即喜鹊,据说它能预知风起。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秋季鸣叫。
  • 愦愦:糊涂,不明事理。
  • 浮湛:随波逐流,无所作为。

翻译

斑鸠能预知天将下雨,喜鹊能预知风将起。 蟋蟀虽无智慧,也会因年岁将尽而悲鸣。 为何当今的士人,却在温饱中糊涂度日。 世事变故如同波涛,他们随波逐流,不知终将何去何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自然界中动物对自然变化的感知与人类对世事变迁的漠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士人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忧患意识的不满。诗中,“鸣鸠知天雨,乾鹊知天风”展现了动物的本能智慧,而“蟋蟀最无知,亦悲年运穷”则进一步以蟋蟀的悲鸣来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后两句“云何当世士,愦愦温饱中。变故如波涛,浮湛安所终”则是对当时士人状态的尖锐批评,指出他们在安逸中失去了应对变故的能力和方向,最终只能随波逐流,不知所终。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