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二首

我行秋江曲,睹彼蕙与兰。 紫茎发绿叶,秀色若可餐。 芳馨随风转,郁烈不能干。 采采不盈掬,思以遗所欢。 所欢在天杪,道路阻且难。 弃置委空谷,将随百卉残。 佩帏岂不充,无乃蒯与菅。 兰芳非有待,所佩诚足叹。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蕙与兰:指蕙草和兰花,都是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性。
  • 秀色若可餐:形容兰花美丽得仿佛可以食用,比喻其美丽动人。
  • 郁烈不能干:形容香气浓郁而强烈,无法被其他气味干扰。
  • :赠送。
  • 天杪:天边,极远的地方。
  • 阻且难:阻隔且困难。
  • 弃置:抛弃放置。
  • 百卉:各种花草。
  • 佩帏:佩戴的香囊。
  • 蒯与菅:两种草,这里指普通的草,与兰花形成对比。

翻译

我在秋天的江边行走,看到了那里的蕙草和兰花。紫色的茎上长着绿色的叶子,美丽的颜色仿佛可以食用。芳香随着风飘散,浓郁而强烈,无法被其他气味干扰。采摘了却不满手,我想要将它们赠送给心爱的人。但心爱的人在天边,道路阻隔且困难。只能将它们抛弃在空谷中,将随着其他花草一同凋零。虽然佩戴的香囊里已经很充实,但不过是些普通的草。兰花的芬芳并非有所期待,所佩戴的确实值得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边的蕙草和兰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无奈。诗中,“紫茎发绿叶,秀色若可餐”生动描绘了兰花的美丽,而“芳馨随风转,郁烈不能干”则传达了其香气的独特与强烈。然而,尽管兰花如此美丽,却因“所欢在天杪,道路阻且难”而无法送达心爱的人手中,只能“弃置委空谷”,与百卉一同凋零,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兰花与普通草的佩戴,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高洁与珍贵,以及无法得到应有珍惜的遗憾。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