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业师黄东野先生左迁卫辉郡博
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
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
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
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
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
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
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
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
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
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
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
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
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
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
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
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阳:古地名,今河北省境内。
- 三河:指黄河、洛河、渭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紫骝:一种良马。
- 击筑: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指击打筑(一种古代乐器)的声音。
- 黯淡:心情沉重,忧郁。
- 落落:形容人的性格开朗,不拘小节。
- 束发:古代男子成年时束发,这里指成年。
- 待诏金门:指等待皇帝的召见。
- 明光宫:古代宫殿名。
- 双凫:指双鸟,这里比喻官职。
- 推毂:推荐人才。
- 抱经:指读书人。
- 西河徒:指西河(地名)的学者。
- 青毡:指清贫的学者。
- 博士: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学官。
- 郭隗台:古代招贤的地方。
- 登龙:比喻升官。
- 孙弘阁:指孙弘的阁楼,孙弘是汉代名臣,这里比喻贤人聚集的地方。
- 垂髫:指儿童。
- 负笈:背着书箱,指求学。
- 济北城:地名,今山东省境内。
- 蓟门:古地名,今北京市境内。
- 烟树:烟雾缭绕的树木。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
- 淇园: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 万竹寒声:指竹林中传来的寒风声。
- 沸百泉:指泉水沸腾的声音。
翻译
渔阳城下秋草丛生,城头秋月初晓。凉风飒飒,吹拂着旅人的心,驱车远行至三河之地。三河与太行山相连,秋意正浓,我倚剑悲鸣,回望紫骝马。满堂击筑声中,我并不快乐,为何心情沉重,远游至此?
先生您是闽中的俊杰,成年时便博览群书。您的赋文堪比相如,却未得皇帝召见。明光宫中双鸟落下,您握绶江城,兴致不孤。推荐人才难遇北海的贤士,却有西河的学者传授经书。
不要说青毡成了萧索,博士的古来官职不薄。买骏马终将归于郭隗台,登龙门本出自孙弘阁。童年时,我是鲁地的学生,背着书箱追随您游学济北城。十年未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路。
蓟门的烟树,今夕是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一尊酒相对,夜色寒冷,挑尽青灯,话旧日。长歌忽然是离别的筵席,无尽的浮云黯淡了远天。到了淇园,应会想起,万竹中寒声沸腾的百泉。
赏析
这首诗是于慎行送别其业师黄东野先生左迁卫辉郡博的作品。诗中,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老师远行的不舍和对老师才华的赞美。诗中“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等句,以景入情,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老师学问和遭遇的描述,表达了对老师清贫而坚守学问的敬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师长的深厚情感和对学问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