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用亨下第

· 于谦
贾生年少负奇才,射策无成又独回。 威凤不随凡鸟语,好花偏向暮春开。 都门烟树关情远,故国湖山入梦来。 浪暖桃香三载后,禹门还听一声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此处借指江用亨。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考生需回答策问。
  • 威凤:比喻杰出的人才。
  • 凡鸟:普通的鸟,比喻平庸的人。
  • 都门:京城的城门,指代京城。
  •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形容景色朦胧。
  • 故国:故乡。
  • 湖山:湖水和山峦,泛指自然美景。
  • 禹门:即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开,比喻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及第。
  • 一声雷:比喻科举考试中及第的好消息。

翻译

江用亨年轻时便才华横溢,但这次科举考试未能成功,只能独自返回。他如同不与凡鸟同语的威凤,又像是暮春时节独自绽放的好花。离开京城时,那里的烟树景色让人情感深长,而故乡的湖山美景则在梦中频频出现。三年后,当桃花盛开、春意盎然之时,他将在禹门听到科举及第的喜讯,如同春雷一般震撼人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美了江用亨的才华与不凡。诗中“威凤”与“凡鸟”、“好花”与“暮春”的对比,突出了江用亨的独特与卓越。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江用亨未来成功的期待与信心,以“禹门一声雷”预示其科举及第的辉煌时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与期待。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