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部檄:官方的文书。
- 修史:编写历史。
- 趣上:催促上报。
-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这里指年轻时。
- 承明:汉代宫殿名,后泛指宫殿。
- 东山:山名,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 筑室:建造房屋。
- 芳草路:长满芳草的路,指美好的地方。
- 趋朝:上朝。
- 禁钟声:宫中的钟声,指上朝时的钟声。
- 愁边:忧愁之际。
- 三都赋:指汉代张衡的《三都赋》,这里可能指自己的著作尚未完成。
- 长安:古都名,这里指朝廷。
- 飞诏:迅速传递的诏书。
- 兰台:古代官署名,掌管图书秘籍,这里指史馆。
- 史臣:编写历史的官员。
翻译
当年年轻时曾在宫中侍奉,一觉醒来,岁月已更迭。 在芳草丛生的地方建屋,还记得上朝时的钟声。 忧愁之际,家中四壁依旧,病中未能完成《三都赋》。 听说朝廷迅速下达诏书,史馆中已记录了我的名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束发侍承明”、“趋朝犹记禁钟声”等句,回忆了年轻时的荣耀与忙碌。而“一卧东山岁月更”、“愁边四壁家如旧”则透露出岁月无情,家国依旧,而个人却已老去的哀愁。最后两句“传道长安飞诏下,兰台已注史臣名”则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一线希望,期待能在史馆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