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削迹:隐居。
- 遗簪:比喻旧物或旧情。
- 裋褐:粗布衣服。
- 荣悴:荣华与憔悴,比喻人生的盛衰。
- 箨冠:用竹皮编织的帽子,比喻隐士的服饰。
翻译
我隐居十年,甘愿不为人知,早已不记得过去的官职。 人们惋惜我留下的旧物,而上天却宽容我穿着简朴的粗布衣裳。 无论往来何处,都无特别的寄托,人生的盛衰变化无常。 从此我将飘然离去,真正无愧于隐士的箨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削迹”、“遗簪”、“裋褐”等词语,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和对过去的淡忘。末句“无愧箨冠”更是强调了诗人对隐士身份的自傲和满足,体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榖三子诗 》 —— [ 明 ] 王世贞
- 《 题宾竹山房为李炼师作 》 —— [ 明 ] 王世贞
- 《 徐州别杨大应武试 》 —— [ 明 ] 王世贞
- 《 自瓜洲追大司马吴丈不及有怀 》 —— [ 明 ] 王世贞
- 《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十咏 》 —— [ 明 ] 王世贞
- 《 送狄行人使蜀藩 》 —— [ 明 ] 王世贞
- 《 送皇甫子循游黄山白岳诸胜地得一律 》 —— [ 明 ] 王世贞
- 《 有感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