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寒:深沉的寒冷。
- 凝海:冻结的海面。
- 霜斑斑:霜花斑驳的样子。
- 芦鸿:芦苇中的大雁。
- 叫叫:连续的叫声。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这里可能指遥远的南方。
- 仙鸡警晓:传说中的仙鸡,能预示黎明。
- 蟠桃乾:蟠桃树干,蟠桃是神话中的仙果。
- 天鼓:天上的鼓声,常用来形容雷声。
- 泽龙:水中的龙。
翻译
深沉的寒冷冻结了海面,霜花斑驳。芦苇中的大雁在遥远的南方连续叫唤。传说中的仙鸡预示着黎明,蟠桃树干显得干枯。天上的鼓声(雷声)静默,水中的龙也闲适无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的景象,通过寒冷的海面、霜花、芦苇中的大雁等自然元素,传达出深冬的寂静与冷清。诗中“仙鸡警晓蟠桃乾”一句,融合了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而“天鼓无声泽龙闲”则以天鼓和泽龙的形象,表达了天地间的宁静与和谐。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李德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李德
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
► 61篇诗文
李德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读邸报书事二首 》 —— [ 明 ] 庞尚鹏
- 《 和鲍倅 》 —— [ 宋 ] 吴芾
- 《 次韵徽州胡推官 旅中遇雪且约同登雨花台三首 其二 》 —— [ 宋 ] 周必大
- 《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 》 —— [ 清 ] 查慎行
- 《 残冬归宗阅毗尼忆阿公时阿公出沈阳之千山 》 —— [ 明 ] 释今严
- 《 题金陵长干寺塔 》 —— [ 宋 ] 贺铸
- 《 十二月寒甚小雨打窗有霰雪声成小诗招邻士饮 》 —— [ 宋 ] 李光
- 《 乙未冬杪赴阙过羊城同志集送咸以此学相期予感而述一时赠处之意 》 —— [ 明 ] 杨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