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推官

· 邵宝
曾从天际望苍梧,西向浔州莫问途。 狱讼岂应轻郡国,经纶未必负江湖。 文书散后诗还有,车服临时牒并无。 指日听宣风宪召,郁林船石又东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际:天边。
  • 苍梧:古代地名,今广西一带。
  • 浔州:古代地名,今广西桂平附近。
  • 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
  • 车服:车辆和服饰,代指官员的待遇。
  • :文书,公文。
  • 风宪:古代指监察风纪的官员。
  • 郁林:古代地名,今广西玉林一带。
  • 船石:可能指郁林的一种特产或地标。
  • 东吴:古代地名,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翻译

曾站在天边遥望苍梧,向西前往浔州无需问路。 治理郡国的狱讼岂能轻视,经纶天下未必辜负江湖。 文书散去后诗篇依旧存在,临时出行车辆服饰皆无。 不久将听到风宪官员的召唤,郁林的船石又将指向东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朱推官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祝愿和期待。诗中,“曾从天际望苍梧”一句,以天际和苍梧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辽阔和遥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狱讼岂应轻郡国,经纶未必负江湖”则进一步以狱讼和经纶为喻,强调了友人作为推官的责任重大,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最后两句“指日听宣风宪召,郁林船石又东吴”则通过风宪和船石的意象,预示了友人未来的仕途将会顺利,且有可能再次东行,充满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