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在听松冗未有诗雨中补之

· 邵宝
谁将第一扁西神,竹径新开及晚春。 劫火不烧无屋地,海鸥如避有机人。 池边水脉通时活,阁上松声听后真。 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西神:指扁鹊,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这里可能指代某位医术高超的人或地方。
  • 竹径:竹林间的小路。
  • 劫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时的火灾,这里比喻极大的灾难。
  • 海鸥:海上的鸟类,常用来象征自由。
  • 有机人:指有预谋或心机的人。
  • 水脉:水流的脉络。
  • 阁上松声:阁楼上听到的松树被风吹动的声音。
  • 观音经卷:指佛教中观音菩萨的经文。
  • 老衲:和尚的自称,这里指老和尚。

翻译

谁能在西神之地设立第一的扁鹊医馆,新开辟的竹径正好迎接晚春。 即使劫火也无法烧毁这片无屋之地,海鸥似乎也在躲避那些心机深重的人。 池边的水流因为通达而显得生机勃勃,阁楼上听到的松声在听后更显真实。 听说观音菩萨的经文就在这里,想要与老和尚探讨其来历和原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场景,通过对比“劫火”与“无屋地”、“海鸥”与“有机人”,表达了对于纯净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回避。诗中“水脉通时活”和“松声听后真”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生命的活力和真实感受。结尾提到观音经卷和老和尚,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智慧传承的追求。整体上,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