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阁引

四月月圆登快阁,天半晚窗雷雨入。 邑中上客携酒至,欧阳罗子咸来集。 去年为阁初筑台,我时登之雷雨来。 神明似有两岁约,晴雾歘值千山开。 千山回转江中流,徙倚阑干增暮愁。 夕日下看衡岳破,波涛左顾匡庐浮。 苦思昨年生盗贼,大江南接江之北。 烽火遥连海岱红,杀云眼见鄱阳黑。 斯邑汹汹今始安,我今对酒能不宽。 诸君稍减般移苦,百姓新回种植欢。 北风江涌月东来,更说夙昔俱停杯。 阴晴仓卒不自料,万事恍惚谁能猜。 潢池暂殄干戈衅,向隅犹抱疮痍哀。 劝君置此勿复道,放歌且与云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快阁: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邑中上客:指城中的尊贵客人。
  • 欧阳罗子: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神明:指天意或命运。
  • 晴雾歘值千山开:晴天的雾气突然散去,千山显现。歘(xū):忽然。
  • 徙倚:徘徊不定。
  • 衡岳:指衡山,中国五岳之一。
  •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
  • 海岱:指东海和泰山一带。
  • 鄱阳:指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汹汹: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 般(pán)移:辛苦劳作。
  • 潢池:指池塘。
  • 殄(tiǎn):消灭。
  • 干戈衅:战争的危机。
  • 向隅:面对角落,形容孤独或悲伤。
  • 疮痍:创伤,比喻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翻译

四月的一个月圆之夜,我登上快阁,半晚时分,雷雨突然闯入窗中。城中的尊贵客人带着酒来到这里,欧阳罗子等朋友也都聚集在此。去年为了建造这座阁楼,我初次登台时也遇到了雷雨。仿佛天意中有着两年的约定,晴天的雾气突然散去,千山显现。

千山环绕着江水流淌,我在阑干边徘徊,增添了傍晚的忧愁。夕阳下,我眺望衡山,波涛在左边,庐山浮现。去年,盗贼横行,大江南北都受到了影响。烽火连绵,东海和泰山一带一片红色,鄱阳湖上空乌云密布。

现在这个城邑终于恢复了安宁,我现在对着酒杯,心情怎能不宽慰。诸位稍稍减轻了劳作的辛苦,百姓们也重新开始了种植的欢乐。北风吹过,江水涌动,月亮从东方升起,我们再次提起过去,都停下了酒杯。阴晴不定,一切都难以预料,万事都模糊不清,谁能猜透。

池塘暂时平息了战争的危机,但面对角落,仍有人抱着创伤的哀愁。我劝大家不要再提这些,放声歌唱,与云一起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快阁上的一次聚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过去一年动荡局势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雷雨、千山、江水、夕阳等,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忧郁的氛围。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可能再次动荡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复杂,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