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怀百门山水尚矣颇有移家之志交春气熙忻焉独往述情遣抱四咏遂成示同好数子

阅图访名奇,久钦苏门山。 危峰罗县牖,积石喷鸣泉。 情吟激卫女,嘉遁招古贤。 出游结梦想,神往理谁诠。 连岩既郁纡,回渚复绵芊。 猿吟曙霏豁,雁泊暝阴还。 杖策蹑丰茸,解裾濯潺湲。 仰视游云翮,俯察戏藻鲜。 览物慨幽杂,抚化怀宜筌。 况逢春华交,更此眺孤烟。 毕婚非达生,一啸复何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īn):喜悦,高兴。
  • 述情遣抱:表达情感,排遣心怀。
  • 嘉遁:指隐居。
  • 神往:心神向往。
  • (quán):解释,阐明。
  • 郁纡:曲折,迂回。
  • 绵芊:连绵不断。
  • 丰茸:茂密的样子。
  •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 (hé):鸟的翅膀。
  • 藻鲜:水中的藻类和鱼类。
  • 抚化:顺应自然变化。
  • 宜筌:适宜的捕鱼工具,比喻得当的方法或手段。
  • 春华:春天的花朵。
  • 孤烟:孤立的炊烟,常用来形容偏远或孤寂的地方。
  • 毕婚:完成婚姻,这里可能指完成世俗之事。
  • 达生:通达人生,指对人生有深刻理解。

翻译

我阅读图画,寻访名胜,早已钦佩苏门山的奇景。 那险峻的山峰似乎罗列在县城的窗前,积石间泉水喷涌,发出鸣响。 我情不自禁地吟咏,激起了卫女般的情感,向往古代贤人隐居的生活。 出游的梦想在心中结成,心神向往,谁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呢? 连绵的岩石曲折迂回,回环的水渚连绵不断。 猿猴在晨曦中吟叫,雁群在暮色中停泊,阴云又回来了。 我拄着拐杖,踏过茂密的草地,解开衣裳在缓慢流动的水中洗濯。 仰望游动的云翼,俯视水中嬉戏的藻类和鱼儿。 观察万物,慨叹其中的幽深复杂,顺应自然变化,思考适宜的方法。 何况正值春花盛开之时,我再次远眺孤立的炊烟。 完成婚姻等世俗之事,并不代表通达人生,我只能独自一啸,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苏门山”的奇景、“鸣泉”的声响、“猿吟”与“雁泊”的生动描绘,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和深情表达。同时,诗人通过对“嘉遁”、“出游结梦想”等词句的运用,抒发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毕婚非达生,一啸复何言”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境界。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