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泾书院十二咏曾侍亭

· 邵宝
客退解冠裳,坐我北轩下。 我铭揭西楹,时时一瞻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泾书院:书院名,具体位置和背景不详,可能是明代的一个学术机构。
  • 十二咏曾侍亭:可能是指邵宝在冉泾书院中对曾侍亭的十二次吟咏。
  • 客退:客人离开后。
  • 解冠裳:脱下官帽和官服,指放下公务。
  • :铭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用以纪念或警示。
  • :悬挂。
  • 西楹:西边的柱子。

翻译

客人离去后,我脱下官帽和官服,坐在北边的轩廊下。我在西边的柱子上悬挂了一篇铭文,时常会抬头瞻望一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客人离去后的宁静时刻,通过脱下官服的动作,表达了诗人从公务中抽身,寻求心灵上的片刻宁静。悬挂铭文并时常瞻望,可能意味着诗人对某些价值观或思想的坚守和反思。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