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山书院十五咏忠定祠

· 邵宝
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 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慧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地的山。
  • 书院:古代的教育机构,类似于现代的学校。
  • 忠定祠:供奉忠定公的祠堂,忠定公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位忠臣或英雄。
  • 七池:指七个池塘。
  • 萦回:曲折回旋。
  • :这里指水流形成的美丽图案。
  • 下田:低处的田地。

翻译

七个池塘的水流汇聚在一起,一条小溪仍然在山间流淌。 水流曲折回旋,忽然形成了美丽的图案,流到这里即将注入低处的田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慧山书院附近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通过“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的描绘,展现了水流的汇聚与山间溪流的静谧。后两句“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则生动地表现了水流在曲折中形成的美丽图案,以及它即将滋润田地的情景。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对忠定祠所代表的忠诚精神的赞美。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