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茅草,一种植物。
- 韧:坚韧,不易断裂。
- 柏:柏树,常绿树种。
- 劲:坚硬,有力。
- 薪:柴火。
- 君子:有德行的人。
- 治世:治理国家,指良好的社会秩序。
- 愚者:无知的人。
- 不辰:不幸的时辰,指不幸的时期。
- 张罝:设置网罗。
- 兔:兔子。
- 雉:野鸡。
- 菑:灾祸,这里指陷入困境。
- 物理:事物的道理。
- 罹脱:遭遇和解脱。
- 因:原因。
- 浮沙:随风飘扬的沙尘。
- 奔藿:被风吹动的草叶。
- 朔吹:北风。
- 惊尘:扬起的尘土。
- 怅望:失望地望着。
翻译
用坚韧的茅草做席子,用坚硬的柏树做柴火。 有德行的人忧虑如何治理好这个世界,而无知的人庆幸自己没有遭遇不幸的时期。 设置网罗等待兔子,野鸡却因此陷入困境。 虽然事物的道理各不相同,但遭遇和解脱都有各自的原因。 随风飘扬的沙尘卷起了草叶,北风吹起了扬尘。 在日暮时分站在大道上,失望地望着远方,无法表达心中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茅草与柏树、君子与愚者、兔子与野鸡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世间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和命运轨迹。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诗中的“日暮临大道,怅望曷能陈”一句,更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