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翠篇

孔翠耀其羽,乃为俗所珍。 神龙处九渊,潜跃固有因。 小人役琐屑,君子扬其芬。 遐哉颜闵烈,千秋洒灵芬。 出事金玉昆,入奉堂上亲。 恩义苟不亏,岂必馔芳薰。 爰骋六艺圃,载泳诗书津。 何当继乔木,振佩蹑高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孔翠:孔雀。
  • 耀:闪耀,这里指孔雀羽毛的美丽。
  • :世俗,普通人。
  • 神龙:传说中的龙,象征高贵和神秘。
  • 九渊:深渊,比喻极深的地方。
  • 潜跃:潜伏和跳跃,比喻隐居和显达。
  • :从事,被驱使。
  • 琐屑:琐碎,微不足道的事情。
  • 君子:有德行的人。
  • :发扬,展现。
  • :芬芳,比喻美德。
  • 遐哉:遥远啊,表示赞美。
  • 颜闵烈:颜回和闵子骞,古代著名的贤人。
  • :洒落,这里指流传。
  • 灵芬:灵秀的芬芳,比喻高尚的品德。
  • 金玉昆:比喻高贵的朋友或同伴。
  • 堂上亲:指父母。
  • :如果。
  • :缺失。
  • :饮食。
  • 芳薰:芳香的熏陶。
  • :于是。
  • :驰骋,这里指追求。
  • 六艺:古代儒家教育的六种基本学科,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 :园地,这里指领域。
  • :游泳,这里比喻深入研究。
  • 诗书津:诗书之河,比喻学问的深广。
  • 何当:何时能够。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振佩:振动作响的玉佩,比喻显贵。
  • :踏,登上。
  • 高云:高高的云端,比喻高位或高境界。

翻译

孔雀因其美丽的羽毛而受到世人的珍视。神龙潜藏在深渊之中,其潜伏和显达自有其原因。小人被琐碎的事务所驱使,而君子则展现其美德。遥远的颜回和闵子骞的烈德,千秋万代流传着他们的灵秀芬芳。出外与高贵的朋友相伴,回家则侍奉父母。如果恩义不缺失,又何必一定要有芳香的饮食。于是追求六艺的领域,深入研究诗书的学问。何时能够像高大的树木一样,振动作响的玉佩,登上高高的云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孔雀与神龙、小人与君子的不同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德和学问追求的向往。诗中,“孔翠耀其羽”与“神龙处九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虽美却为俗所珍,后者虽隐却自有其高贵。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则突出了德行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颜闵烈德的敬仰,以及对六艺和诗书学问的追求,期望自己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高远志向和崇高追求。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