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篇二首

大运互伸缩,二仪每骄蹇。 阳威苟不烈,阴驭何能反。 避暑蹑清榭,栻汗望幽巘。 密绿暵丰林,萋芜萎修坂。 逃饮岂其性,对食不能饭。 嗟彼驰骋子,晨暮各忘返。 执热古有经,愚智讵相远。 何当苏海宇,余亦遂仰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运:指天命、天道。
  • 二仪:指天地。
  • 骄蹇:骄傲不逊。
  • 阳威:太阳的威力。
  • 阴驭:阴凉的控制。
  • :踏。
  • 栻汗:擦汗。
  • 幽巘:幽深的山峰。
  • 密绿:浓密的绿色。
  • :干枯。
  • 萋芜:草木茂盛。
  • 修坂:长坡。
  • 逃饮:逃避饮水。
  • 驰骋子:指那些忙碌奔波的人。
  • 执热:忍受炎热。
  • 苏海宇:使天下清凉。
  • 仰偃:仰卧。

翻译

天命交替,天地间时常显露出骄傲不逊的态度。如果太阳的威力不够强烈,阴凉又怎能控制局面。为了避暑,我踏上了清凉的亭台,擦着汗望着幽深的山峰。浓密的绿色使丰茂的树林干枯,茂盛的草木也萎靡在长坡上。逃避饮水并非我的本性,面对食物却无法下咽。唉,那些忙碌奔波的人,从早到晚都忘了回家。忍受炎热自古有法,智者和愚者又怎能相距太远。何时能让天下清凉,我也就能安心地仰卧休息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酷暑中的景象和感受,通过对比天地的骄蹇与人的无奈,表达了对于清凉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密绿暵丰林”、“萋芜萎修坂”,生动地展现了酷暑对自然的影响。同时,通过对“驰骋子”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在炎热中的奔波与疲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下清凉的期盼,以及自己能够安心休息的愿望,体现了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