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城

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秪为胡。 不见坐销青海箭,尽言能挽绣蝥弧。 白金兽锦非难锡,铁券貂珰莫浪图。 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干:古代军旗的旗杆。
  •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 连营:连绵不断的军营。
  • :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敌人。
  • 青海箭:指青海地区的战争。
  • 绣蝥弧:绣有蝥虫图案的弓,这里指精良的武器。
  • 白金兽锦:指赏赐的珍贵物品。
  • 铁券貂珰: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免死牌,貂珰是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高官厚禄。
  • 浪图:轻率地图谋。
  • 五单于:指匈奴的五个首领,这里泛指敌军首领。

翻译

军旗的旗杆在城角轻轻摆动,十万大军驻扎只为对抗敌人。看不到坐等青海战事的消停,都说是能够拉弓射箭,驾驭精良武器。赏赐的珍贵物品并非难以获得,但高官厚禄不可轻率图谋。昨夜天空中传来炮火的光芒,过河后新驻扎了五个敌军首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榆林城的军事景象,通过“旌干袅袅”和“十万连营”等词句,生动展现了军队的威武气势。诗中“不见坐销青海箭”一句,表达了战争的持续和紧张,而“尽言能挽绣蝥弧”则显示了士兵们的英勇和决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赏赐与功名,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功名的虚幻。最后一句“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则预示了新的战事即将到来,增添了诗的紧迫感和战争的沉重氛围。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