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瘴岭归来日,端居独怆神。 历穷边地苦,援绝帝乡亲。 直諌馀焚草,先几是徙薪。 君王忧社稷,能不念孤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岭:指有瘴气的山岭。瘴气,指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端居:平居,平常居住的时候。
  • 怆神:伤心,悲痛。
  • 历穷:经历艰难困苦。
  • 援绝:援助断绝。
  • 帝乡亲:皇帝的同乡,指与皇帝有亲近关系的人。
  • 直諌:直言规劝。
  • 焚草: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后,焚烧草稿,以示保密。
  • 先几:预先察觉。
  • 徙薪:移动柴草,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 社稷:国家的代称。
  •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翻译

从瘴气弥漫的山岭归来之日,我独自居住时感到悲痛。经历了边地的艰辛,援助也已断绝,我与皇帝的亲近关系不再。我曾直言规劝,事后焚烧了草稿,预先察觉到了危机并采取了措施。君王忧虑国家,怎能不思念我这个孤立无助的臣子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从边远瘴气之地归来后的孤独与悲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瘴岭归来日”一句,即描绘了诗人经历的艰难环境,又暗示了其身体或心理上的疲惫。“端居独怆神”则进一步以“怆神”表达其内心的悲痛。后几句通过对“历穷边地苦”、“援绝帝乡亲”等境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孤立无助。而“直諌馀焚草”、“先几是徙薪”则体现了诗人的忠诚与智慧,他不仅敢于直言,还能预见危机并采取措施。最后,诗人以“君王忧社稷,能不念孤臣”作结,表达了对君王的期望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