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诗三首

元老烱仍在,退朝无昔呼。 閒阶惟玉辂,夕日已金铺。 望幸霓旌远,埋灵山殿孤。 君看霜露节,冠冕灞陵趋。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老:指年高资深的大臣。
  • :明亮,这里指元老的精神状态。
  • 玉辂:古代帝王所乘的车,以玉为饰。
  • 金铺:金色的门环,这里指宫门。
  • 霓旌: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旌旗,以五色羽毛装饰,形似霓虹。
  • 埋灵:指皇帝的灵柩。
  • 山殿:山中的宫殿,这里指皇帝的陵墓。
  •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所戴的礼帽,这里指官员。
  • 灞陵:汉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皇帝的陵墓。

翻译

年高资深的元老精神依旧,但退朝时已不再有往日的呼声。 空旷的台阶上只有帝王的车驾,夕阳已经照在了宫门上。 期盼皇帝的仪仗远去,皇帝的灵柩孤独地埋在山中的宫殿。 君不见在这霜露的季节,官员们戴着礼帽,在灞陵前匆匆走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驾崩后的宫廷景象,通过对比往日的繁华与现今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皇帝的哀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元老”、“玉辂”、“金铺”等词汇,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辉煌,而“霓旌远”、“埋灵山殿孤”则透露出深深的孤寂与哀愁。最后一句“冠冕灞陵趋”,以官员们匆匆的脚步,象征了新旧交替的无情,以及对逝去皇帝的无限怀念。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