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狩 (shòu):打猎,这里指皇帝外出巡视。
- 杨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皇帝巡视的地方。
- 楚生:指来自楚地的人,这里可能指毛监察。
- 临水:靠近水边。
- 黎子: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筵 (yán):宴席。
- 赋:作诗。
- 式微:指事物由盛转衰,这里可能指离别的情感。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
- 渔矶 (yú jī):渔人坐的石头,比喻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 蓬科:蓬草,形容草木茂盛。
- 木叶:树叶。
- 历上:指历史记载。
- 垂衣:指皇帝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翻译
楚地的友人在水边即将离去,黎子在宴席上作诗表达离别的哀愁。 你是真正的御史,监察天下,而我已是旧日渔矶上的闲人。 沙地寒冷,白日下蓬草随风转动,风起时黄河边的树叶稀疏。 你此去必将留下历史记载,而太平天子正以无为而治,天下安宁。
赏析
这首诗是李梦阳送别毛监察的作品,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对毛监察的赞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深情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中“楚生临水送将归”和“黎子当筵赋式微”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而“天下汝为真御史,百年吾是旧渔矶”则体现了作者对毛监察的敬重和对自己隐逸生活的自嘲。最后两句“此去有书应历上,太平天子本垂衣”则表达了对毛监察未来功绩的期待和对国家太平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梦阳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