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乐

· 李贽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 天生卓吾,乃在龙湖。 龙湖卓吾,其乐何如。 四时读书,不知其余。 读书伊何,会我者多。 一与心会,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继以呼呵。 恸哭呼呵,涕泗滂沱。 歌匪无因,书中有人。 我观其人,实获我心。 哭匪无因,空潭无人。 未见其人,实劳我心。 弃置莫读,束之高屋。 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何必读书,然后为乐。 乍闻此言,若悯不谷。 束书不观,吾何以欢。 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世界何窄,方册何宽。 千圣万贤,与公何冤。 有身无家,有首无发。 死者是身,朽者是骨。 此独不朽,愿与偕殁。 倚啸丛中,声震林鹘。 歌哭相从,其乐无穷。 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拼音
李贽

李贽

明福建晋江人,回族,字卓吾,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笃吾,别号温陵居士。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讥刺时之讲周、程、张、朱者,谓皆口谈道德,心存高官,志在巨富,品格反不如市井小夫。晚年往来南北两京、济宁等地。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劾,以“离经叛道”、“勾引士人妇女,到庵里听讲”为罪状,甚至捏造“与妓女白昼同浴”等无稽之谈,下狱,自刎死。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