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蚤(zǎo):同“早”。
- 瞿昙(qú tán):释迦牟尼的姓,这里借指僧人。
- 掣肘(chè zhǒu):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
- 褰裳(qiān cháng):提起衣裳。
翻译
去年的花开得比今年早,今年的人比去年更加衰老。人们都说人老了就不如过去,谁又相信过去的人变老了也有好的地方呢。 秋天的菊花总是开着和去年一样的花,人们如今却只夸赞新人。看不见过去的龙山帽,到现在人们还在谈论着孟嘉。 去年我还在阴山,今年你又在江南。旁人错误地指出前身是什么,一个说是文殊菩萨,一个说是瞿昙。 花开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世间哪里能忍受又到了重阳节呢。抬头望见钟山高高耸立,出门就想要登上牛首山。 袁生啊袁生拉着我的手,想要前往何处却又受到牵制。虽然有谢公墩,每天都在门口。虽然有阶前塔,高高地却没有超出云层。提起衣裳缓步相随,一任秋光随意安排。 上天生下我们这些人一定有奇特之处,感谢你的好意来相约。进入门内秋色映照在高大的厅堂上,煮茶准备好呼唤着儿郎。 欢喜到来不用去登高,扑鼻迎风的是美酒的香气。杜甫白白地吟诵着白发的诗篇,陶渊明不停采摘也只是徒劳疲惫。 为何如今天遇到了旧友,一起观赏还未开放的菊花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人渐衰老的感慨,以及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既有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又有对旧友重逢的喜悦。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从去年的花到今年的人,从过去的龙山帽到现在的新人,从阴山到江南,时空的变化交织着人生的感慨。而与袁生的相聚,以及共赏未开之菊,又为诗增添了一份温暖和欣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