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
有鸟有鸟名鹦鹉,养在雕笼解人语。主人曾问私所闻,因说妖姬暗欺主。
主人方惑翻见疑,趁归陇底双翅垂。山鸦野雀怪鹦语,竞噪争窥无已时。
君不见隋朝陇头姥,娇养双鹦嘱新妇。一鹦曾说妇无仪,悍妇杀鹦欺主母。
一鹦闭口不复言,母问不言何太久。鹦言悍妇杀鹦由,母为逐之乡里丑。
当时主母信尔言,顾尔微禽命何有。今之主人翻尔疑,何事笼中漫开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雕笼:雕刻精美的鸟笼。
- 私所闻:私下听到的。
- 妖姬:指美艳但心机深重的女子。
- 暗欺主:暗中欺骗主人。
- 方惑:正处在迷惑之中。
- 趁归陇底:趁机回到陇底(地名)。
- 双翅垂:形容鹦鹉沮丧的样子。
- 竞噪争窥:争相喧哗和窥视。
- 无已时:无休止的时候。
- 隋朝陇头姥:隋朝时期陇头的老妇人。
- 娇养:宠爱地养育。
- 嘱新妇:嘱咐新媳妇。
- 无仪:没有礼仪。
- 悍妇:凶悍的妇人。
- 杀鹦欺主母:杀害鹦鹉并欺骗主母。
- 闭口不复言: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 何太久:为什么这么久。
- 杀鹦由:因为杀害鹦鹉。
- 逐之乡里丑:被驱逐到乡里,成为丑闻。
- 信尔言:相信你的话。
- 顾尔微禽命何有:看你这微不足道的鸟儿,性命有何价值。
- 翻尔疑:反而怀疑你。
- 何事笼中漫开口:在笼中为何还要随便开口。
翻译
有一只名叫鹦鹉的鸟,被养在雕刻精美的笼子里,能理解人的语言。主人曾经私下询问它听到了什么,鹦鹉便说出了妖艳女子暗中欺骗主人的事情。主人当时正迷惑不解,反而开始怀疑鹦鹉,鹦鹉沮丧地回到陇底,双翅下垂。山鸦和野雀对鹦鹉的言语感到奇怪,争相喧哗和窥视,没有停止的时候。
你没看到隋朝时期陇头的老妇人吗?她宠爱地养育了两只鹦鹉,并嘱咐新媳妇。一只鹦鹉曾说新媳妇没有礼仪,结果悍妇杀害了鹦鹉并欺骗了主母。另一只鹦鹉闭上嘴巴不再说话,主母问它为何这么久不说话。鹦鹉说是因为悍妇杀害了鹦鹉,主母因此被驱逐到乡里,成为丑闻。当时主母相信了鹦鹉的话,认为这只微不足道的鸟儿,性命有何价值。如今的主人反而开始怀疑鹦鹉,不知在笼中为何还要随便开口。
赏析
这首诗通过鹦鹉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的炎凉。鹦鹉作为能言的鸟类,本应受人喜爱和信任,却因揭露真相而被误解和怀疑。诗中通过对比隋朝老妇人和现代主人的态度,突出了信任与怀疑、真相与谎言之间的矛盾。鹦鹉的遭遇反映了忠言逆耳的现实,以及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难以得到尊重。诗歌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鹦鹉的故事,警示人们要明辨是非,珍惜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