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即事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晋阳: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龙蛇火:指寒食节熄灭的炉火,比喻旧岁的消逝。
  • 鸿雁天:春天鸿雁北飞的景象,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
  • 泣多:指哭泣的人多,泪水多。
  • 流水涨:因雨水和泪水增多,河水上涨。
  • 歌发舞云旋:形容歌声和舞蹈的欢乐场景。
  • 之推庙: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之推的庙宇。介之推因忠于晋国而被杀,后人建庙纪念。

翻译

在晋阳这寒食节的发源地,古老的习俗至今流传。 雨水熄灭了象征旧岁的炉火,春天带来了鸿雁北飞的新气象。 哭泣的人多,泪水使河水上涨,欢歌起舞,云彩似乎也随着旋转。 向西望去,是介之推的庙宇,空留着,让人感到无限的怜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通过对晋阳地区风俗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哀思与春天的生机。诗中“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巧妙地用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更迭,表达了旧岁逝去、新春到来的主题。后两句通过对介之推庙的描写,抒发了对忠臣的怀念与怜悯之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