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乐歌十首网罟

· 元结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 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下土:指大地。
  • 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泛指中国。
  • 长岑:高山。
  • 深流:深邃的河流。
  • 均四方:均衡分布于四方。
  • 国有安乂:国家安定有序。
  • 野有封疆:边疆有明确的界限。
  • 歌万年:歌颂长久的岁月。
  • 茂功:伟大的功绩。
  • 戴仁天:生活在仁慈的天空下。

翻译

辽阔无边的大地啊,孕育了九州之地。山峦连绵,河流深邃。这广袤的大地,均衡地分布在四方。 国家安定有序,边疆界限分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我们歌颂着长久的岁月。 天上有伟大的功绩,人间则生活在仁慈的天空之下。

赏析

这首作品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中国的地理和政治格局,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赞美。诗中“茫茫下土”反复出现,强调了大地的广袤与孕育之力,而“国有安乂”和“野有封疆”则体现了对国家秩序和边疆安全的重视。最后,通过对“茂功”和“仁天”的歌颂,诗人表达了对国家伟大成就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元结

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