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华州郑大夫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
自来不说双旌贵,恐替长教百姓愁。
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池:即凤凰池,中书省的美称,这里指高级官员的办公地点。
- 通化门:长安城的一个城门名。
- 少华山:山名,在今陕西省华县东南。
- 驿: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 小敷溪:水名,具体位置不详。
- 词讼:诉讼案件。
- 牌:这里指官府的公告牌。
- 报状:报告情况的文书。
- 赦书:宣布大赦的文书。
- 双旌: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的仪仗。
- 公退:官员下班。
- 南楼:楼名,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这位官员常出入于高级官署,是通化门前第一州的显赫人物。少华山的云雾在驿站上方升起,小敷溪的水流汇入城内。空闲的地方逐渐人满为患,官府公告牌前的草也越发茂密。打开报告得知雨水充足,宣读赦书后发现没有囚犯。他从不夸耀自己的显贵,恐怕会让百姓长久忧愁。官员下班后,晚上凉爽无事,便步行带着客人登上南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高级官员的日常生活和其对百姓的关怀。诗中通过“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等词句,展现了官员的地位显赫。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增添了诗意和生动感。最后,诗人通过“自来不说双旌贵,恐替长教百姓愁”表达了对官员低调、关心民生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