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
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
兰露滋香泽,松风鸣佩环。
歌声入空尽,舞影到池闲。
杳眇同天上,繁华非代间。
卷舒混名迹,纵诞无忧患。
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养正:修养正道。
- 谢安石:即谢安,东晋名臣,字安石,以隐居东山后复出而著名。
- 携妓:带着歌妓。
- 金奏:指音乐。
- 空水:天空与水面。
- 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兰露:兰花上的露水。
- 香泽:芳香的润泽。
- 佩环: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
- 杳眇:深远的样子。
- 卷舒:形容云彩的卷曲和舒展,比喻自由自在。
- 纵诞:放纵不羁。
- 苏门子:指隐士,这里可能指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 冥然:深沉地。
- 清关:清净的门户,指隐居的生活。
翻译
高洁并非仅凭修养正道,盛名之下亦有艰险。 伟大的谢安石,带着歌妓进入东山。 山间云雾中回响着美妙的音乐,天空与水面映照着歌妓的美丽容颜。 兰花上的露水散发着芳香,松林中的风声如同佩环鸣响。 歌声飘入高空渐渐消失,舞者的身影在池边悠闲地移动。 这一切仿佛在天上,繁华不似人间。 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名声的束缚,放纵不羁无忧无虑。 何必像苏门子那样,深沉地关闭清净的门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谢安隐居东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和自由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等,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超凡脱俗和诗意盎然。同时,通过对谢安的赞美,诗人也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成就。
王丘的其他作品
- 《 奉和圣制荅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 》 —— [ 唐 ] 王丘
- 《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 —— [ 唐 ] 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