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草不留霜

繁霜当永夜,寒草正惊风。 飘素衰蘋末,流光晚蕙丛。 悠扬方泛影,皎洁却飞空。 不定离披际,难凝蘙荟中。 低昂闲散质,肃杀想成功。 独感玄晖咏,依依此夕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素:飘动的白色。
  • 衰蘋:枯萎的浮萍。
  • 流光:流逝的光阴。
  • 晚蕙:晚秋的香草。
  • 悠扬:形容声音或节奏的起伏变化。
  • 泛影:泛起的影子。
  • 皎洁:明亮洁白。
  • 离披:分散,散落。
  • :边缘,界限。
  • 难凝:难以凝聚。
  • 蘙荟:草木茂盛的样子。
  • 低昂:高低起伏。
  • 闲散质:闲适自在的本质。
  • 肃杀:形容秋天气息的冷冽和萧条。
  • 玄晖:指月光。
  • :吟咏,歌唱。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翻译

繁重的霜花在漫长的夜晚降临,寒冷的草儿在惊风中颤抖。 白色的霜花飘落在枯萎的浮萍上,流逝的光阴晚照在晚秋的香草丛中。 悠扬的声音在泛起的影子中回荡,明亮的月光却飞越空中。 不定的霜花散落在边缘,难以在茂盛的草木中凝聚。 高低起伏的草儿闲适自在,秋天的冷冽气息仿佛在诉说着成功的肃杀。 我独自感受着月光的吟咏,依依不舍地与这个夜晚相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通过繁霜、寒草、飘素等意象,传达出秋夜的寒冷与萧瑟。诗中“飘素衰蘋末,流光晚蕙丛”等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光阴的流逝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后句中的“悠扬方泛影,皎洁却飞空”则以月光为引,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王景中

世次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风草不留霜》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二。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