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四首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 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精妍。 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丝串十万钱。 已饶清美酒,更办四时鲜。 携我同心友,发自沙市边。 遇山蹑芳屐,逢花开绮筵。 广陵玩琼花,中泠吸清泉。 洞庭七十二,处处尽追攀。 兴尽方移去,否则复留连。 无日不欢宴,如此卒余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山:指陕西和甘肃交界处的山脉。
  • 隆隆:形容声音大,这里形容船体庞大。
  • 浮屋:比喻船只像漂浮的房屋。
  • 轩窗:高大的窗户。
  • 团扇:圆形的扇子。
  • 绣柱:装饰华丽的柱子。
  • 水龙蟠:水龙盘绕,形容柱子上的装饰。
  • 棐木几:用棐木制成的桌子。
  • 茶铛:煮茶的器具。
  • 酒臼:捣酒的器具。
  • 歌童:唱歌的少年。
  • 鼓吹:指乐器演奏。
  • 丝串:成串的丝线,这里指钱币。
  • :丰富。
  • 四时鲜:四季的新鲜食物。
  • 蹑芳屐:穿着芳香的木屐。
  • 开绮筵:举行华丽的宴会。
  • 广陵:今江苏扬州。
  • 琼花:一种美丽的花。
  • 中泠:清澈的水。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七十二:指洞庭湖周围的七十二峰。
  • 追攀:追随攀登。
  • 留连:停留不走。

翻译

在陇山上有一棵美丽的树,我将其采伐制作成一艘船。这艘船庞大如浮动的房屋,两侧开有高大的窗户。船内的粉壁上挂着洁白的团扇,绣柱上装饰着水龙盘绕的图案。中间设有一张用棐木制成的桌子,书本和历史文物陈列其间。煮茶的器具和捣酒的工具都十分精致美观。有四五个唱歌的少年,他们演奏着完整的鼓吹乐曲。我的囊中装有成串的十万钱币。我已经准备了丰富的清美酒,还有四季的新鲜食物。我带着我的知心朋友,从沙市出发。遇到山峰我们就穿着芳香的木屐攀登,遇到花开的地方我们就举行华丽的宴会。在广陵我们欣赏琼花,在中泠我们品尝清澈的泉水。洞庭湖周围的七十二峰,我们处处都去追寻攀登。兴致尽了我们就离开,否则就继续停留。没有一天不是在欢宴中度过,就这样度过了我的余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中道与友人乘船游历的愉快生活。诗中通过对船只的精致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人的旅行充满了诗意和乐趣,无论是山中的芳屐,还是湖边的绮筵,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享受。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快乐的生活能够持续到老的愿望,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袁中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