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姚永言给谏封公孝廉

被服精华亦隐居,侧身淮海信忘鱼。 阳春索咏梅花句,灯火閒抄贝叶书。 闻有白鸠随刻杖,可容驷马及安车。 十年自厌孙宏策,并属青蒲视草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被服:穿着。
  • 精华:指精美的服饰。
  • 侧身:置身。
  • 淮海:地区名,泛指淮河下游地区。
  • 信忘鱼:典故,出自《庄子·外物》,比喻忘却尘世的纷扰。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索咏:寻求吟咏。
  • 梅花句:指咏梅的诗句。
  • 灯火:指夜晚的灯光。
  • 閒抄:闲暇时抄写。
  • 贝叶书:指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
  • 白鸠:白色的鸠鸟,古代常用来象征吉祥。
  • 刻杖:雕刻有花纹的手杖。
  •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古代贵族的交通工具。
  • 安车:古代一种可以坐乘的小车。
  • 孙宏策:指孙宏的策略,具体内容不详。
  • 青蒲:指草地,这里可能指草拟文书的地方。
  • 视草:校对草稿。

翻译

穿着精美的服饰,你也隐居于此,置身淮海之地,忘却了尘世的纷扰。温暖的春天里,你寻求吟咏梅花的诗句,夜晚的灯光下,闲暇时抄写佛经。听说你有白鸠随行,手杖上刻有花纹,可否容许四匹马拉的车和安车一同前来。十年来,你自认为孙宏的策略已足够,现在也该是时候校对草稿,审视余下的青蒲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士人,他穿着华美,却选择远离尘嚣,在淮海之地过着宁静的生活。诗中通过“阳春索咏梅花句,灯火閒抄贝叶书”展现了他的文化生活,既有诗意的追求,也有对佛理的研习。后两句则通过“白鸠”、“刻杖”、“驷马”、“安车”等意象,暗示了他的身份与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策略的自信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