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保金公哀挽

· 陈琏
忆共春闱校艺时,如公藻鉴别妍媸。 皇朝文运昭奎璧,内相勋名重鼎彝。 木稼曾闻达官怕,山颓惊见哲人萎。 伤心玉笥峰前墓,自愧无由酹一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闱: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校艺:评比文章技艺。
  • 藻鉴:评判文章的才能。
  • 妍媸:美丑,这里指文章的好坏。
  • 奎璧:古代星象学中代表文运的星宿。
  • 内相: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鼎彝:古代的礼器,常用来比喻重要或尊贵的事物。
  • 木稼:传说中的一种植物,据说能使达官显贵害怕。
  • 山颓:山崩,比喻重要人物的逝世。
  • 哲人萎:指智者的去世。
  • 玉笥峰:山名,这里指墓地所在。
  •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古代盛酒的器皿。

翻译

回忆起与金公一同在春闱评比文章技艺的时光,他的评判才能能准确区分文章的好坏。皇朝的文运如同璀璨的星宿,而金公作为内相的功勋和名声更是重于古代的礼器。曾听闻达官显贵害怕的木稼,如今却见到山崩般的哲人逝世。心痛地望着玉笥峰前的墓地,自愧无法以酒祭奠,表达哀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金公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卓越才能的赞扬。诗中通过回忆春闱评文的场景,突出了金公的文才和鉴赏力。后文以皇朝文运、内相勋名等比喻,强调了金公在文坛和政坛的重要地位。末句以山颓、哲人萎喻示金公的逝世,表达了对其逝去的悲痛与无法祭奠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金公的敬仰与哀思。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