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仰山一览亭

· 王称
久怀名山游,偶宿翠微寺。 化城依宝坊,累劫即初地。 心空万籁寂,夜久众壑闭。 寥寥水月观,了了独忘寐。 凌晨览孤峰,更在白云际。 跻攀兴未已,恍惚身若寄。 危栏倏而倚,旷望海天细。 松际乌鸟巢,簪裾落烟翠。 惟时物候肃,千里轶纤翳。 神行极空阔,豁尔心目霁。 翩翩鸾鹤影,冉冉芝兰气。 浮踪浩天游,蝉蜕隔人世。 顾余眷名蓝,似与夙缘契。 因偕缁锡侣,尚觉章甫累。 便当脱尘缨,投情缅灵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仰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翠微寺:寺庙名,位于仰山。
  • 化城:佛教用语,指佛的境界。
  • 宝坊:指寺庙。
  • 累劫:佛教用语,指无数的劫难。
  • 初地:佛教用语,指菩萨十地中的第一地。
  • 万籁:指各种声音。
  • 水月观:佛教用语,指观察水中月影的修行方法,比喻事物的虚幻。
  • 了了:清楚明白。
  • 跻攀:攀登。
  • 旷望:远望。
  • 簪裾:指衣冠。
  • 烟翠:指山间的雾气和绿色植物。
  • 物候:指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
  • 纤翳:微小的障碍。
  • 豁尔:豁然开朗的样子。
  • 鸾鹤: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
  • 芝兰:香草,比喻高洁。
  • 浮踪:漂泊的踪迹。
  • 浩天游:指在广阔的天空中遨游。
  • 蝉蜕:比喻解脱。
  • 名蓝:指著名的佛教圣地。
  • 缁锡侣:指僧侣。
  • 章甫累:指世俗的束缚。
  • 尘缨:指世俗的羁绊。
  • 投情:投入情感。
  • 灵异:神奇超凡的事物。

翻译

长久以来,我一直向往着名山的游览,偶然间在翠微寺过夜。这里仿佛是佛的境界,经历了无数劫难后到达了菩萨的第一地。心中空无一物,四周万籁俱寂,夜深了,所有的山谷都闭合了。我静静地观察着水中的月影,清楚地感受到了独处的宁静,以至于忘记了睡眠。

清晨,我登上了孤峰,它仿佛耸立在白云之上。我兴致勃勃地攀登,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我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远望海天一色,景色细腻。松树间有乌鸟的巢,我的衣冠落满了山间的雾气和绿色。此时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显得格外肃穆,千里之内没有任何障碍。我的心境豁然开朗,眼前的景象让我心旷神怡。

我仿佛看到了翩翩飞翔的鸾鹤和冉冉升起的芝兰香气。我的踪迹漂泊在广阔的天空中,仿佛蝉蜕一般解脱了人世的束缚。我眷恋着这著名的佛教圣地,似乎与它有着宿命的缘分。因此,我与僧侣们结伴而行,但仍感到世俗的束缚。我便决定摆脱这些羁绊,投入情感去追寻那些神奇超凡的事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仰山翠微寺的夜晚和清晨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佛教境界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术语和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神追求。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