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斋居怀唐泰

· 王称
高梧月未出,暝色疏烟里。 雍雍鸣雁来,声在秋塘水。 孤灯捲帘坐,寒影对窗几。 青空吹微霜,瑟瑟动轻苇。 援琴不成音,感别在千里。 谁值晨风翰,淮波盼游鲤。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暝色:暮色。
  • 雍雍:形容声音和谐。
  • 援琴:拿琴。
  • :遇到。
  • 晨风:一种鸟名,即鹯,飞得很快,善于袭击其他鸟类。
  • :羽毛。
  • 游鲤:游动的鲤鱼。

翻译

高大的梧桐树上,月亮还未升起,暮色中弥漫着稀疏的烟雾。 和谐鸣叫的大雁飞来,声音回荡在秋天的池塘水面。 孤独的灯光下,我卷起帘子坐着,寒凉的影子对着窗户和桌子。 青色的天空吹来微凉的霜气,轻轻摇动着芦苇。 我拿起琴却弹不出声音,思念着千里之外的人。 我期待着遇到晨风中的鹯鸟,或是淮河中游动的鲤鱼,寄托我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通过月未出的梧桐、鸣雁、孤灯、微霜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思念的氛围。诗中“援琴不成音”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