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宗贯冢宰

· 王越
谪居古郢两年多,往事伤心可奈何。 正是贾生方忌器,不知曾母已投梭。 闰年我值黄杨厄,下里谁听《白雪》歌。 寄与同年老冢宰,平生才气半消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居:被贬官后居住在某地。
  • 古郢:古代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
  •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因被贬而早逝。
  • 忌器:比喻因顾虑而不能直言。
  • 曾母投梭:曾母即曾参的母亲,投梭比喻母亲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育。
  • 闰年:指公历中有闰日的年份,通常每四年有一个。
  • 黄杨厄:黄杨是一种常绿灌木,厄指困境,这里比喻作者的困境。
  • 下里:指民间,普通人。
  • 《白雪》:古代琴曲,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冢宰:古代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翻译

被贬官居住在古郢城已经两年多了,过去的事情让人伤心,但又能如何呢? 正是像贾谊那样因为顾虑而不敢直言的时候,却不知道曾参的母亲已经对他寄予厚望。 在闰年里,我遭遇了困境,而在民间,又有谁会欣赏高雅的《白雪》之歌呢? 寄语我那同年成为老冢宰的朋友,我一生的才气和志向已经半数消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王越被贬官后的无奈和心境的消沉。诗中通过贾谊和曾母的典故,暗示了自己因顾虑而无法直言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失望。黄杨厄和《白雪》歌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在民间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最后,寄语同年老冢宰,透露出对自己才气消磨的哀叹,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无奈。

王越

明大名府浚县人,字世昌。多力善射,有文武才。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至山东按察使。七年,因李贤荐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在官整军经武,大修边备。成化初,兼巡抚宣府。七年,总督军务,数出边塞,击据有河套的鞑靼军。九年,率许宁、周立出榆林,收复河套。次年,为首任三边总制。旋还朝,督十二团营,累官为兵部尚书。以急于功名,附宦官汪直。十六年,从汪直出兵,至威宁海子,袭杀鞑靼军老弱。封威宁伯。直得罪,越亦夺爵除名。弘治间复起,又结宦官李广。十年,总制甘凉边务。广得罪,越颇忧恨,旋卒。越实能兵,能用将士,以结中官,为士论所轻。卒谥襄敏。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