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伯滕公拜大中丞操江

罗浮标粤徼,南海浩无垠。 亭亭桄桹树,三蒙君子恩。 昔抱宓生琴,弹向海上村。 桑麻被广野,雊雉满平原。 载登清宪台,高步紫微垣。 阳涯肃秋霜,阴谷回春温。 流声馥兰芷,六月化神鲲。 飁飁扶摇风,荡荡阊阖门。 但愿居鼎衡,毕力奉至尊。 王度日清夷,贱子复何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
  • :标志,象征。
  • 粤徼:广东的边界。
  • 南海:指中国南部的海域。
  • 浩无垠:广阔无边。
  • 亭亭:挺拔的样子。
  • 桄桹树:一种树名,此处可能指某种特定的树木。
  • 三蒙:多次受到。
  • 宓生琴:宓生,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此处指其琴。
  • 雊雉:野鸡的叫声。
  • 清宪台:古代官署名,指司法机关。
  • 紫微垣:古代星象中的一个区域,常用来比喻朝廷或高官。
  • 阳涯:阳光照耀的地方。
  • 阴谷:阴暗的山谷。
  • 流声:流传的名声。
  • 馥兰芷:香气扑鼻,比喻美好的名声。
  • 神鲲:传说中的大鱼,能变化成鸟,比喻巨大的变化或力量。
  • 飁飁:风声。
  • 扶摇风: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比喻迅速升迁。
  • 阊阖门:天宫的门,比喻朝廷。
  • 鼎衡:古代的重量单位,比喻重要的职位。
  • 王度:帝王的气度或法度。
  • 清夷:清平,安定。

翻译

罗浮山标志广东的边界,南海广阔无边。 挺拔的桄桹树,多次受到君子的恩惠。 曾经怀抱着宓生的琴,在海上的村庄弹奏。 桑麻覆盖广阔的田野,野鸡的叫声遍布平原。 登上清宪台,高步紫微垣。 阳光照耀的地方肃穆如秋霜,阴暗的山谷回春温暖。 流传的名声香气扑鼻,六月间化作神鲲。 风声飁飁,如扶摇风般迅速升迁,荡荡如阊阖门。 但愿居于重要的职位,全力侍奉至尊。 帝王的气度日益清平,我这卑微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滕公(方伯)的升迁历程及其对国家的忠诚。诗中通过罗浮山、南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滕公的广阔视野和高远志向。桄桹树、宓生琴等意象,象征了滕公的高洁品格和卓越才能。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如“神鲲”、“扶摇风”等,形象地表现了滕公的迅速升迁和辉煌成就。结尾处表达了对滕公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清平的期望。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